学术成果
学术成果
>

顾晓松院士、江春平教授及吴俊华教授团队在《MedComm》上系统评述了血清素(5-HT):从代谢与功能到相关疾病及新兴疗法

时间:2025-09-20
点击:13

近期,济南实验室顾晓松院士、实验室副主任江春平教授及PI吴俊华教授团队针对5-HT在不同疾病中的作用机制与治疗潜力,系统评述了其代谢过程、信号转导机制及其在生理与病理条件下的功能。本评述以Serotonin (5-Hydroxytryptamine):Metabolism,Signaling,BiologicalFunctions,Diseases,and Emerging Therapeutic Opportunities为题在《MedComm》(IF:10.7,中科院一区)发表。

图片 2.png 

血清素(5-羟色胺,5-HT)是一种关键的神经递质、激素及免疫调节分子,广泛参与中枢神经系统及外周组织多种生理过程的调控。5-HT不仅调节情绪、认知和疼痛感知,也影响胃肠运动、心血管功能、血小板聚集及免疫应答。除了其基本的生物学作用外,5-HT系统功能失调与多种疾病密切相关,包括抑郁症、肠易激综合征(IBS)、神经退行性疾病、代谢综合征,并在肿瘤免疫微环境调控中发挥重要的作用。

5-HT的生物学效应通过其复杂的代谢途径和多样化的受体网络实现。目前已知有14种5-HT受体(5-HTR)亚型,分别介导不同的生理与病理效应。尽管5-HT代谢和5-HTR信号已得到很好的表征,但它们在疾病背景下的功能作用和机制仍存在争议。例如,5-HT转运蛋白(SERT)作为经典抗抑郁药靶点,虽已被广泛应用,但5-HT在情绪障碍及全身性疾病中的深层机制尚未完全阐明。近年研究还表明,5-HT在肿瘤发生发展中扮演双重角色,进一步拓展了其病理生理意义。

本综述系统总结了5-HT的代谢过程、信号转导机制及其在生理与病理条件下的功能,重点探讨了其在不同疾病中的作用机制与治疗潜力。

图片 3.png 

5-HT在细胞质内由L-色氨酸(Trp)经色氨酸羟化酶(Tph)和芳香族氨基酸脱羧酶(AADC)两步催化生成5-HT。通过胞吐作用穿过细胞膜后,5-HT结合5-HT受体(5-HTR)进行信号传导。5-HTR激活相互连接的信号网络,例如PKB/cAMP、PI3K/Akt、Ras/MEK1/2/MAPK和PLC/PKCE信号网络,从而调节多种疾病的进展,包括精神疾病、胃肠道疾病、肝病、糖尿病和肿瘤等。

科研启发

通过结合生物学、免疫调控和分子信号传导等领域的见解,本文强调5-HT在多系统疾病中的综合作用,为未来的机制研究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提供了全面的视角和策略。

该研究得到了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(编号202502)、山东省实验室项目(编号SYS202202)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(编号82272819, 81972888)、济南微生态生物医学省实验室科研项目(编号(JNL-2025008B, JNL-2025009B, JNL-2025011B, JNL-2025010B, JNL-2025012B, 和JNL-2023017D)和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(编号BE2022840)的资助。

 


<<返回
联系我们
地址: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济齐路288号济南医疗健康科技创新产业园1号楼济南微生态生物医学省实验室
电话:0531-81789600
传真:0531-81789601
鲁ICP备2022009709号-1
鲁公网安备 37010402001276号